青島西海岸新區
批復時間:2014年6月,國務院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
目標定位: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服務于青島建設區域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的發展定位,努力發展成為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為探索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新路徑發揮示范作用。
新區現狀:青島西海岸新區位于膠州灣西岸,包括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全部行政區域,其中陸域面積約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總人口162萬。青島西海岸新區區位條件、科技人才、海洋資源、產業基礎、政策環境等綜合優勢明顯,具備推進陸海統籌、城鄉一體、軍民融合發展的獨特條件。
何謂國家級新區
國家級新區,是指新區的成立乃至于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總體發展目標、發展定位等由國務院統一進行規劃和審批,相關特殊優惠政策和權限由國務院直接批復,在轄區內實行更加開放和優惠的特殊政策,鼓勵新區進行各項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探索工作。目前,全國共有9個國家級新區,都有明確的發展定位。
國家級新區因有國務院批復體現國家級戰略和新區發展需要,所在省按要求須下放省級管理權限,其實質均擁有副省級管理自主權,而與新區所處區域行政級別無關。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認為,國家級新區具有改革先行先試區、新產業集聚區等特征。通過完善基礎設施,這些新區交通更便捷、設施更完善、經濟更繁榮、環境更美好,比老城區更有吸引力,可吸引老城區的經濟要素向新區轉移,從而減輕老城區的壓力。“從促進改革的角度說,這些新區實際上就是新的特區。為促進所在區域加快發展,帶動周邊地區,國家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往往給予較大力度的支持,規劃建設新區就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天津濱海新區
批復時間:2006年5月“國務院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通過。此前,1994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的基礎上,把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天津港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這幾個區域的資源整合起來發展,組建天津濱海新區。2010年1月,濱海新區政府掛牌成立。
目標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新區現狀:濱海新區總面積2270平方公里,人口263萬人,目前已成為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生態型新城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增長極”。2013年,濱海新區生產總值達到8020.4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50%以上,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1萬元人民幣,約合5萬美元。目前,濱海新區正在進行總投資超過1.5萬億元的“十大戰役”工程建設。
甘肅蘭州新區
批復時間:2012年8月,國務院同意設立第五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
目標定位: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帶動甘肅及周邊地區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我國向西開放。
新區現狀:蘭州新區規劃范圍 806平方公里,南北長約49公里,東西寬約23公里,現有總人口10萬人。新區堅持產業發展為先,先后引進簽約項目90個,總投資達707億元,企業出城入園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批搬遷項目啟動建設。
陜西西咸新區
批復時間:2014年1月,國務院同意設立陜西西咸新區,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
目標定位:要把建設成西咸新區作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探索和實踐以人為核心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進程,為把西安建設成為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拓展我國向西開放的深度和廣度發揮著積極作用。
新區現狀:西咸新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現有總人口89.3萬人。西咸新區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經濟基礎良好、教育科技人才匯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生態環境也較好,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實力。
重慶兩江新區
批復時間:2010年5月,國務院批準設立重慶兩江新區,范圍涵蓋江北區、北碚區、渝北區三個行政區的部分區域。2010年6月,兩江新區掛牌成立。
目標定位:依托重慶及周邊省份,服務西南,輻射中西部。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根據國務院批復,中央賦予重慶兩江新區五大功能定位: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等,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范窗口。
新區現狀:重慶兩江新區規劃總控制范圍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開發建設面積550平方公里,水域、不可開發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態區共650平方公里,人口總量約為170萬人。按照該區發展戰略,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工業總產值要在2009年基礎上翻兩番,單位GDP能耗下降15%,新產品產值率提高到60%以上。
貴州貴安新區
批復時間:2014年1月,國務院同意設立貴州貴安新區。
目標定位:要把建設貴安新區作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探索欠發達地區后發趕超路子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努力推動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新區現狀:貴安新區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和安順市結合部,規劃控制面積1795平方公里,現有人口73萬人。目前,該區已高起點規劃了核心職能集聚區、特色職能引領區、文化生態保護區三大功能區,形成“生態文明引領、核心板塊支撐、快速交通連接、特色小鎮彰顯、美麗鄉村輝映”的城市空間。同時規劃了八大產業園區和綜合保稅區。
上海浦東新區
批復時間: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以及中心城區楊浦、黃浦、南市的浦東部分。2005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目標定位:圍繞建設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的戰略定位,在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的環境優勢、創新優勢和樞紐功能、服務功能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四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區、綜合改革的試驗區、開放和諧的生態區。
新區現狀:浦東新區區域面積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0.9萬人,現轄12個街道、24個鎮。經濟總量占上海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十二分之一上升到2013年的三成,形成了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產業結構和創新驅動為主導的發展模式,成為上海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
批復時間:2011年6月,國務院批準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它是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
目標定位: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先導區、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將建成中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東部地區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中國海洋海島科學保護開發示范區、中國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基地、中國陸海統籌發展先行區。
新區現狀:舟山區域總面積2.22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440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島嶼1390個,總人口約100萬。海洋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6%,是全國海洋經濟比重最高的城市,是全國重要的修造船基地和我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
廣州南沙新區
批復時間:2012年9月,國務院批復設立廣州南沙新區為國家級新區。
目標定位:立足廣州、依托珠三角、連接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建設成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試驗區,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
新區現狀:南沙新區總面積803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57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2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為26萬人。目前,新區已建成全國最大的汽車滾裝船專業碼頭和珠三角地區最大的石化專業碼頭,是珠江三角洲裝備制造業和核電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廣州示范區、廣東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以及全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中科院軟件研究所、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紛紛進駐南沙,國際化、高端化的臨港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國家隊”里的西海岸
在全國九大經濟新區中,青島西海岸新區的經濟總量排名第三,位列在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后。
九大經濟新區5個在沿海、4個在內陸,在這支新區 “國家隊”里,只有舟山群島和青島西海岸兩個新區以海洋經濟為主題。
舟山群島新區的優勢主要在海島,是立足海島的發展進行海洋經濟試點。西海岸新區的優勢在于海岸,既有黃海最大的海灣膠州灣,可以借此突出海陸統籌,又有面積廣闊的灘涂,而且還是山東半島國家級園區數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區域,擁有保稅港區、開發區、中德生態園、中日中韓合作創新產業園等眾多高層次的平臺和載體,為該區先行先試、率先科學發展提供了極其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