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日前出臺《關于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強化改革創新引領示范、突出開放合作輻射帶動、推動藍色經濟跨越發展、加強基礎設施保障支撐和推進青島西海岸新區(以下簡稱“青西新區”)治理現代化法治化5個方面提出20條意見,包括百余項支持性政策舉措。
《意見》提出,建設好青西新區,是全面落實國家海洋戰略、創新軍民融合機制、深化海洋管理體制改革和推進深遠海開發與陸海統籌發展、加快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
圍繞改革創新,《意見》要求,青西新區要突出深化改革導向、加快新型城鎮化試點、推進金融創新、推動土地管理創新、推動用海模式創新、探索軍民融合創新。其中提出:優先安排青西新區開展國家和省重大改革試點,支持青西新區在改革創新中先行先試,在轉型升級中率先突破;支持青西新區開展國家和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縣域經濟科學發展試點和規劃編制“多規合一”試點;鼓勵民間資本在青西新區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爭取適當放寬銀行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支持青西新區開展土地管理改革綜合試點和建設用地審批改革試點,待國家批準土地規劃評估修改制度后,支持青西新區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定期評估和適時修改試點等。
圍繞開放合作,《意見》要求,青西新區要構建開放合作新平臺、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加強與周邊區域合作。其中提出,支持青西新區在國家“一帶一路”和環渤海地區發展戰略中發揮重要節點作用,率先構建重大開放合作平臺;支持青西新區在深化海洋服務貿易、提升國際中轉功能、完善航運服務體系等方面先行先試;支持建設靈山島生態旅游島、竹岔島文化旅游島,爭取實行旅游購物離境退稅和離島免稅政策;建立青西新區和周邊區域招商引資合作及利益分享機制,支持省內招商引資項目優先向青西新區集聚,支持青西新區與省內有條件的市縣建立“飛地經濟”合作機制等。
圍繞藍色經濟,《意見》要求,青西新區要發展藍色高端新興產業、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推動園區功能升級。其中提出,突出海洋經濟發展主題,在重大規劃和生產力布局方面向青西新區傾斜,將青西新區納入全省“海上糧倉”建設重點區域和養生產業規劃,支持黃島石化區功能調整和轉型發展;支持青西新區申報國家級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探索實行國際通用的人才引進、評價、培養、使用、激勵機制;支持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保稅港區、中德生態園等園區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轉型升級等。
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意見》要求,青西新區要加快重大交通設施建設、推進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提出,支持董家口疏港鐵路、青連鐵路、青連鐵路與青榮城際鐵路連接線、青連鐵路與濟青高鐵聯絡線等重大對外交通設施建設;支持青西新區加快建設沐官島水庫和海水淡化規模聯產項目,全面提高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大力發展分布式用能和熱電聯產等。
圍繞治理現代化法治化,《意見》要求,青西新區要創新行政管理體制、落實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創新用人機制、創新社會治理、建立省級議事協調機制。其中提出,盡快研究出臺青島西海岸新區管理條例,按照“大部門、扁平化”原則設置工作機構,在董家口經濟區等經濟功能區探索實施“法定機構”管理模式;全面研究梳理財稅、金融、土地、規劃、海域、城建、環保、林業、教育、衛生等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允許青西新區編制在總額內自主動態調整,部分公務員崗位試行聘任制,部分事業單位試行職員制;支持青西新區創建社會治理服務創新試驗區等。
今年6月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為全國第9個、我省第1個國家級新區。6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