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西海岸報
翻看國際經濟合作區一季度對外貿易數據,表現十分搶眼:園區外貿板塊首季度實現營業額1.03億元,其中園區平臺公司中德聯合集團旗下中德生態園實業公司8658.55萬元,園區對德貿易交流平臺“中德商通”504.3萬元,德國慕尼黑子公司1084.62萬元,成為拉動外貿板塊逆勢增長的“三駕馬車”。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園區外貿板塊受到較大沖擊。面對外貿環境的新變化,園區積極探索轉危為機的辦法,著重在線上發力,營業額破億元,實現首季外貿“開門紅”。
發力電商平臺 保障線上銷售
2019年,園區外貿板塊實現收入4.37億元,較2018年增長33%。一般貿易合作國外品牌增至35個,與德國沃斯坦集團、丹麥法克集團簽訂未來三年獨家代理協議,與5家歐洲知名建材品牌建立合作關系。為延續向好態勢,今年園區在外貿板塊制定了“云”上突圍戰略,把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上運營的店鋪作為銷售“主陣地”。
“從各大電商平臺線上數據來看,疫情期間的市場需求明顯增大。像VC泡騰片、德國奶粉在天貓店鋪的銷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尤其奶粉銷售最為緊俏,日銷量較往常增速明顯。”跨境電商相關負責人邵璐璐介紹。
受疫情影響,健康正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這也成為園區外貿板塊發展新的商機。邵璐璐介紹:“我們持續與德國聯邦跨境電商協會、德國保鏢大藥房、德國Rossmann集團、法國火槍手集團等10余個合作伙伴溝通物資貨源和物流最新情況,追加進貨數量,保障了線上銷售不斷供。”
此外,園區還瞄準春節市場,各大進口品牌酒水出貨量達到6.5萬件,線上線下銷售額超700萬元。
加快品類開發 抵御疫情沖擊
疫情導致的需求下滑從2月份開始快速發酵,渠道單一、利潤不足對外貿板塊的影響也逐漸顯現,開發新的競爭品類成為園區對抗風險的必由之路。
在分析市場數據進行研判后,園區外貿板塊啟動進口肉類及海鮮業務。園區與優合集團、山東龍大、飛熊領鮮科技等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銷售品類涵蓋進口豬肉、進口牛肉和進口海鮮,在青島、上海和天津布局的倉儲冷庫可以實現全國范圍的倉儲和配送。
找準了發力點,園區外貿板塊進口肉類及海鮮這一新業務一季度實現銷售額3374.69萬元,拉高了外貿板塊整體營業額。
為攜手抵御疫情沖擊,園區外貿板塊還與德國電商協會達成合作關系,在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成立德國電商協會辦事處和代運營德國電商協會中國線上展銷平臺——京東全球購PandaBlack店鋪,并進行了“云簽約”,迅速啟動各項運營工作。